首页>康养频道>健康资讯 > 内容详情

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成功开展济南市首例经皮肺动脉取栓术

2025-03-25 18:44:10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于娜 通讯员 胡琪 王莹

近日,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心内一科在科主任于安忠教授的带领下,成功为一名82岁急性肺动脉栓塞危重症患者实施经皮肺动脉取栓术,该技术为山东省首批、济南市首例,标志着医院在急危重症泛血管介入领域实现新突破,为高龄高危患者救治提供了重要技术保障。

突发险情:八旬老人命悬一线

据了解,患者今年82岁,因突发胸闷、剧烈憋喘伴晕厥紧急入院。入院时病情急剧恶化,动脉血气分析显示氧分压低至50mmHg(正常值80-100mmHg),D二聚体显著升高,肺动脉造影检查提示双侧肺动脉主干及分支大面积栓塞,血栓严重阻塞血流,心脏负荷持续加重,即使高流量面罩吸氧仍不能将血氧含量提升到安全范围,随时可能因呼吸循环衰竭导致猝死。生命危在旦夕!因为老人高龄,且有消化道出血史、贫血,出血风险评分高,存在溶栓禁忌症,也不能耐受外科手术取栓,只能给予了适度抗凝治疗,但病情不缓解,随时存在猝死可能。

破局之战:多科室协作先进技术落地

面对高龄、基础疾病复杂、手术风险极高的挑战,于安忠迅速组织心血管内科、呼吸科、胸心外科,影像科等多学科专家会诊。综合患者病情,决定采用先进的经导管肺动脉机械取栓术——通过微创介入技术精准清除肺动脉血栓,快速恢复肺循环。在此之前,科室已成熟开展肺动脉造影术,并对中、高危患者进行了经导管肺血栓栓塞碎栓、抽栓、及溶栓术,取得了优于保守治疗的效果,但去栓效率仍然偏低、血栓部分残留。专用肺动脉取栓系统通过编织型网状支架抓捕血栓并经过大口径导管取出,取栓效果明显提升。该技术在济南市级医院尚未开展,于安忠立即向医院汇报,院领导高度重视,并予以大力支持,通知各相关科室积极配合,开通绿色通道,为该患者尽快实施了经皮经导管肺动脉机械取栓术。

技术突破:60分钟打通“生命通道”

时间就是生命!术中,于安忠带领介入团队凭借丰富经验,经股静脉建立通路,将专用取栓导管精准送达肺动脉栓塞部位,释放三连网状取栓支架成功捕获血栓,并结合血栓抽吸功能,将肺动脉大块血栓成功清除。术后患者血氧饱和度即刻升至98%,呼吸窘迫症状显著缓解,调整至低流量鼻导管吸氧即可维持正常氧合,病情恢复平稳。

“肺动脉栓塞是胸痛三大病种之一,死亡率极高,仅次于急性心肌梗死,尤其对于超80岁且合并多脏器功能减退的老年患者,传统治疗手段局限性极大。”于安忠强调,“此次采用的经皮取栓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势,通过股静脉穿刺即可实现高效血运重建,为无法耐受开放手术或溶栓禁忌等高危人群的救治带来了希望。”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于娜